

第76屆國際煤巖學和有機巖石學委員會年會在北京舉行

校長劉波致辭

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局長范宇新致辭

國際煤巖學和有機巖石學委員會主席Stavros Kalaitzidis ICCP致辭

與會人員合影
本網訊 9月17日至25日,由學校牽頭主辦的第76屆國際煤巖學和有機巖石學委員會(ICCP)年會在北京召開。9月18日,會議在西郊賓館開幕。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劉波、山東省煤田地質局局長范宇新、國際煤巖學和有機巖石學委員會主席Stavros Kalaitzidis 出席開幕式。來自澳大利亞、德國、希臘、葡萄牙、匈牙利、丹麥、波蘭、蒙古國、馬來西亞、俄羅斯、南非和中國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100余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開幕式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地球科學與測繪工程學院邵龍義教授主持。
劉波在致辭中首先代表學校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向各位來賓致以誠摯的歡迎。他指出,能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化石燃料作為主體,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仍將是全球一次能源的主要組成部分。國際煤巖學和有機巖石學委員會作為該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國際學術組織,在國際標準和術語制定及學科發展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劉波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會議的深入交流,促進知識共享與學科交融,凝聚合作共識,為全球能源事業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范宇新在致辭中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并對參會專家表示誠摯歡迎。他介紹了山東煤田地質局的基本情況及近年來的科研進展,并表示希望借助此次契機,與ICCP及其成員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系,拓展合作領域,凝聚合力,共同推動ICCP取得新的發展。
Stavros Kalaitzidis 教授代表ICCP致辭,對主辦方的精心組織表示感謝。他簡要介紹了ICCP近年來取得的重要進展,并希望在與會專家學者的共同努力下,實現本次大會的預期目標。
本次年會的主要議題包括:有機巖石學與氣候變化、煤地質學與煤系關鍵礦產、人工智能賦能的煤地質學和有機巖石學、煤地質學與有機巖石學的新技術進展。會議期間,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這些議題及其國際前沿熱點等問題,展開了廣泛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太原理工大學孫蓓蕾教授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邵龍義教授、劉宇副教授和何小芳老師帶領參會專家,對我國典型的石炭—二疊紀含煤巖系剖面進行了野外地質考察。
國際煤巖學和有機巖石學委員會是全球唯一負責煤巖學標準和術語制定的機構,也是該領域權威性的國際學術組織,在相關學科的發展與國際合作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