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礦巷道智能掘進技術與裝備發展創新”專題研討會召開

校長劉波致辭

晉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田志軍致辭

副校長汪文生主持開幕式

會議現場

參觀企業生產一線
本網訊 5月17日,由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理事會主辦、山西天巨重工機械有限公司承辦的“煤礦巷道智能掘進技術與裝備發展創新”專題研討會在山西舉行。會議聚焦煤礦巷道智能掘進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搭建校、地、企深度合作平臺,共同推動能源行業技術裝備進步。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劉波,晉城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田志軍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全國政協委員武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校長葛世榮,中國煤炭科工集團首席科學家王虹、姜鵬飛、程建遠,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科技與信息化部總監李全生,礦冶科技集團首席采礦技術專家楊小聰等14位專家學者作專題報告。來自220余家能源企業的500余名代表參加會議。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汪文生主持開幕式。
劉波在致辭中代表學校向參會領導、專家、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對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建設發展的有關部門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將科技、人才、創新“三大動力”有機融合,錨定“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學”建設目標,持續提升辦學水平與核心競爭力。他強調,本次研討會以學校理事會為平臺,立足國家能源安全新戰略,緊扣山西省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目標,著力推動校、地、企深度合作,進一步加大智能掘進裝備研發,提升安全高效掘進水平,加速推進煤炭行業智能化升級。面向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改革創新,全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不斷優化政產學研用協同路徑,為加快能源強國建設、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強有力支撐。
田志軍代表晉城市委、市政府對會議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他介紹,晉城作為能源資源大市,近年來聚焦以能源支撐發展,牽引并帶動城市與產業轉型,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新城市。他表示,本次研討會的召開是對當地能源產業發展的肯定和支持,希望進一步依托學校理事會平臺,深化校、地、企合作,讓更多人才、技術、資金優勢與能源城市資源優勢“完美嫁接”,實現同頻共振、互利共贏。
會上,武強院士作《雙碳目標下我國能源戰略形勢若干問題思考》報告,系統闡述能源結構優化、煤炭清潔利用、新能源發展等相關研究課題。葛世榮院士作《礦山新智生產力發展方向》報告,詳細闡釋了礦山新智生產力的核心內涵與技術體系。王虹、姜鵬飛、程建遠、李全生、楊小聰等專家分別圍繞《智能快掘的創新與展望》《煤礦巷道快速智能掘進與支護技術及裝備》《快速掘進巷道地質透明化探測技術》《雙碳目標下煤炭生態保護型開采科技創新》《TBM在非煤礦山中的應用現狀與發展趨勢》等課題展開交流。此外,煤炭工業合肥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輝東團隊,山煤國際能源集團副總經理、總工程師韓磊,中國鐵建重工集團礦山裝備事業部原總經理、中國煤炭機械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吳志,中鐵工程裝備集團礦山事業部副總經理陳震,江西藍翔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凱,山西天巨重工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偉,山東兗煤黑豹礦業裝備有限公司煤礦裝備研究院副院長魏民等企業代表結合硬巖巷道施工、大斷面掘進、智能裝備研發等實踐案例分享經驗。
專題報告結束后,與會代表深入當地企業生產一線,開展實地觀摩,就技術應用場景與產業需求進行深度溝通。
學校教務處處長郭東明、能源與礦業學院院長楊勝利、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楊健健、力學與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岳中文主持報告環節,黨政辦公室、對外聯絡與合作處、繼續教育學院相關負責同志,中國華能集團、國家能源投資集團、中國鋁業集團、中國節能環保集團、中國中煤能源集團、中國煤炭科工集團、山西焦煤集團、晉能控股集團、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潞安化工集團、山西省地質勘查局、中煤礦山建設集團、山東能源集團、河南能源集團、黑龍江龍煤礦業控股集團等112家理事單位及所屬企業負責人、總工程師等參加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