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厚煤層綠色智能開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年度會議召開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崔希民致辭

中國工程院院士康紅普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國法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愛祥講話

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張吉雄講話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王家臣教授總結講話

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勝利匯報

會議現場
本網訊 1月18日,厚煤層智能綠色開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年度會議在一號辦公樓200會議室召開。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康紅普院士、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王國法院士、北京科技大學吳愛祥院士、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王家臣教授、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崔希民教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張建明教授級高工、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張吉雄教授、國能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羅文教授級高工、山東科技大學副校長陳紹杰教授、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院長朱萬成教授、安徽理工大學高層次人才處處長楊科教授、淮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陳貴教授級高工、潞安化工集團能源事業部部長趙洪亮教授級高工、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浩蕩、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張傳玖、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國勇等領導、專家出席了會議。中國礦業大學(北京)能源學院院長楊勝利、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楊克虎以及工程研究中心師生代表參加了會議。
會議開幕式由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楊教授主持,他對參會的各位院士和專家學者表示歡迎,并對大家長期以來給予中心建設發展的關心、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
副校長崔希民代表學校致歡迎辭,他介紹了厚煤層綠色智能開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背景,肯定了工程研究中心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的成績,指出工程研究中心要充分利用礦業工程一流學科優勢,通過學科群交叉融合,解決厚煤層綠色智能開采技術難題,服務國家能源保供和綠色低碳發展。
工程研究中心匯報工作由技術委員會主任康紅普院士主持。
中心主任楊勝利匯報了研究方向與任務、工作進展與創新性成果、整體實力與學術水平、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2025年工作計劃及預期目標等內容。技術委員會和與會專家進行了深入質詢和討論。
康紅普院士表示,工程研究中心建設成效突出,成果豐碩;下一步要重點突出厚煤層、綠色、智能等中心特色,統籌推進主要研究方向凝練、與學校其他省部級平臺切割、國家級人才培養等工作。王國法院士表示,工程研究中心方向齊全,繼續組建一支專職隊伍,進一步加強團隊交流,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吳愛祥院士表示,要緊密結合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內涵,聚焦厚煤層開采高質量發展。張吉雄副校長表示,要打破學院壁壘和學科壁壘,加強學校對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的支持力度。其他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中心的建設工作,并對工程研究中心下階段建設發展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
王家臣教授作總結講話,他對各位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表示感謝,表示工程研究中心團隊將認真思考專家建議,重點圍繞厚煤層開采基礎理論、綠色開采工藝與技術、智能開采裝備研發,解決厚煤層綠色智能開發工程技術難題,助力礦業工程雙一流學科的高質量發展。
厚煤層綠色智能開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于2023年4月由教育部批準立項建設。工程研究中心緊密厚煤層開采理論與關鍵技術、厚煤層開采巖層運動與圍巖控制、厚煤層綠色減損開采、厚煤層采掘裝備智能化、綜放開采煤矸智能識別與智能放煤五個研究方向。將通過五年建設,力爭突破厚煤層綜放煤矸自動識別與控制技術、厚煤層開采智能感知、自主調控裝備與技術、充填開采與固廢處置關鍵技術,開發研制包括智能化視頻圖像處理器等在內的多套儀器設備等工作,解決厚煤層綠色智能開采工程技術難題,助力煤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