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10月20-22日,由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主辦,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承辦的第五屆全國固廢處理與生態材料學術與技術交流會在江蘇南京召開。

第五屆全國固廢處理與生態材料學術與技術交流會開幕式
大會開幕式上,承辦單位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劉波致大會歡迎詞,東南大學副校長孫立濤致歡迎詞,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繆昌文,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副會長劉建華發表講話,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理事長、我校王棟民教授作理事會工作報告。我校化環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鄧久帥出席開幕式并擔任煤基固廢分會場主席,劉澤教授擔任大會組委會主席。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劉波出席會議并致歡迎詞
劉波教授表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是教育部直屬的擁有114年辦學歷史的全國重點高校,是“211工程”和“985 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擁有礦業、安全兩個A+、土木等三個A-學科,材料、環境、化工支撐的一流學科群。學校因煤而生,煤炭是國家能源安全的穩定器和“壓艙石”,學校以建設世界一流能源科技大學為己任。近年來,學校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無機非金屬新材料與礦物深加工技術、工礦業固廢資源化利用、低碳膠凝材料、礦山充填材料與生態恢復技術等領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形成一批研究成果。當前,我國工業、礦業和建筑固廢的年排放量超過30億噸,要實現碳中和,固廢制備生態材料就是最直接的減碳方式。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掛靠在我校,將進一步積極搭建交流協作平臺,匯聚廣大科研院校、企事業單位的知名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在開展固廢資源化基礎理論研究和生產技術創新,合力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推動固廢處理、減污降碳產學研深度合作,實現固廢資源化協同創新事業快速發展等方面作出應有的貢獻。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教授王棟民作理事會工作報告
中國硅酸鹽學會固廢與生態材料分會理事長、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王棟民教授在作分會工作報告,回顧了自2015年成立以來的主要工作成績,重點闡述了第二屆理事會成立后兩年來理事會所做的重要工作,并對未來兩年的工作做了整體部署與安排。王棟民的理事會工作報告,重點突出學術交流前沿、人才交流、社會服務等工作。他在報告中總結,分會理事會在固廢利用領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進展,未來將繼續為促進大宗工業和城市固廢綠色、低碳、高質量、規模化利用不懈努力,支持“大宗工業固廢基地”和“無廢城市”建設。
在大會主旨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劉加平教授,湖南大學史才軍教授、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吳波、我校王棟民教授、香港理工大學潘智生教授、同濟大學蔣正武教授、桂林理工大學陳平教授、湖南大學黃政宇教授、東南大學張亞梅教授、日本東京大學Takafumi Noguchi教授、武漢理工大學陳偉教授、清華大學王強副教授分別作了大會主旨報告。

《固廢與生態材料》圖書發布會
本屆會議,共有來自全國100余所高校研究院,200余家企業的近1000位名代表參加。會議還開啟了在線直播功能,有22.8萬人瀏覽,1.1萬人在線收看了大會開幕式、閉幕式和主旨報告。大會除主會場13個主旨報告外,還包括“煤基固廢”、“建筑固廢”、“冶金渣”、“工業副產石膏”、“3D 打印”、“生活垃圾與危險固廢”、“堿激發膠凝材料-充填材料”、“尾礦與再生砂石骨料”、“低碳水泥混凝土”、“固廢礦化”、“產學研高峰論壇”、“青年學者論壇”、“研究生論壇”等14個平行分會場,共進行了85個邀請報告和273個分會場報告;并同期召開了Pre-course“高水平期刊論文發表論壇”的會前會,以及《固廢與生態材料》圖書發布會。在搭建行業交流平臺的同時,為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推動資源綜合利用和產業綠色發展,促進大宗工業和城市固廢綠色、低碳、高質量、規模化利用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