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8月12日,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與應急管理與安全工程學院聯合主辦的“2024安全應急創新發展論壇”在鄂爾多斯舉辦。本次論壇以“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支撐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建設”為主題,匯聚了國內安全應急領域的頂尖學者與行業精英,共同探討當前面臨的挑戰與難題,為推動礦山安全、油氣安全、消防安全、城市安全等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來斌,中國工程院院士葛世榮,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劉波,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工信部安全生產司原司長金鑫,廣東消防救援總隊指揮專員、高級指揮長張全靈,鄂爾多斯市委常委、副市長黃彥彰,鄂爾多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鵬程等出席會議。

劉波在致辭中強調在鄂爾多斯舉辦2024安全應急創新發展論壇,是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有關健全國家安全體系與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戰略部署的重要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他表示,學校的安全學科具有深厚底蘊,堅持“強本拓新”,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特別是在“全災種、大應急”國家發展戰略引領下的“雙一流”建設成效顯著,構建了“基礎研究—技術攻關—裝備研發—應用推廣”和“災害孕育機理—風險預測預警—事故處置救援—韌性防災減災”雙全鏈條科技創新體系,持續為國家安全生產與應急管理事業貢獻力量。

鄂爾多斯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鵬程表示,高新區正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決策部署,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牢記“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使命,扎實推進科技“突圍”工程,聚焦“三個四”工作任務、“兩地兩區”建設,服務保障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研究院等高能級研究平臺,促進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融合,以科技創新賦能安全發展,筑牢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地區長治久安的安全網貢獻高新區力量。

中國安全產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工信部安全生產司原司長金鑫希望廣大企業加強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安全應急產品和服務的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發展,并呼吁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進一步加強合作與交流,共同推動安全應急體系的完善與提升。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長劉波,鄂爾多斯市委常委、副市長黃彥彰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科技礦場”揭牌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來斌、葛世榮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安全應急培訓中心揭牌

鄂爾多斯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馬保榮和鄂爾多斯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書記、局長邊東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安全科普中心內蒙古基地揭牌
論壇期間,張來斌、葛世榮、劉波、黃彥彰等領導嘉賓先后為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內蒙古安全應急培訓中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大學生創新實踐基地“科技礦場”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安全科普中心內蒙古基地揭牌,標志著這些重要平臺正式投入運營,為區域安全應急創新能力的提升注入新的活力。



在特邀報告環節,張來斌院士、葛世榮院士、鞠楊教授分別圍繞“雙碳目標下韌性能源體系思考”“應急救援機器人技術”“煤炭開發地質結構及應力場演化的透明解析技術與應用”等前沿課題作了精彩分享,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學術啟示和實踐指導。

在論壇主題發言環節,廣東消防救援總隊高級指揮長張全靈、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原總經理鄔青峰、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副總經理周剛等專家圍繞“安全應急創新發展”主題進行了交流發言,分享了寶貴的經驗。
論壇通過分享新理念、新方法、新技術等創新成果,不僅為安全應急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供了一個高水平的交流平臺,也為內蒙古及鄂爾多斯市吸引高層次人才和科技成果、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未來,各方將繼續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安全應急事業的創新發展,為構建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貢獻智慧和力量。